当前位置: 首页>>成果奖申请书>>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
1 依据学校办学特色,配置优化资源,建设适应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基地 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因此依据学校办学特色,结合长安大学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构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核心架构,该核心架构具有开放性,可不断改良与拓展,目前由1个德育实践教育平台(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发现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并进行总结研究)、1个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与2个实验示范中心(完成金工与电工等的基础训练)、3个校内实习基地(完成产品拆装使用与认知等综合训练)、2个创新中心(完成小产品创新、试制与实验等创新训练)、70多个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产品批量生成过程的综合训练)五个模块组成。 2 构建适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三层次四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三个层次实践教学模式:①以工程系统训练、培养工程意识为目标的第一层次,主要包含常规金工与电工实习等;②以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程实验室为实践平台的第二层次,主要包含工程系统综合训练、专业知识综合实验等;③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第三层次,主要包含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 四个结合实践教学模式:①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相结合、课程实验与独立综合实验相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训练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②组织实习和“三自”(即自主、自组、自理)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③毕业设计与学生毕业去向相结合、校内指导和校企合作指导相结合的毕业实习新模式;④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模式。 3 构建项目驱动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育体系 以实际大工程为背景,以学科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为导向,设计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训内容。学科群内各专业学生按学分与爱好自选实训项目,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导师制实施实践教学。近三年来,针对长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6个、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项目83个、“飞思卡尔”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项目77个、工业设计大赛项目56个、机器人设计大赛项目19个组织实训内容。建立了依托项目的实践教育目标体系,适应导师制的考评体系,以及团委学生工作、实习基地、实验室中心、专业系之间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有机协调和统一联动的实践教育执行机制。 |